包蒸要數廣東肇慶包蒸最有名,用當地特有的冬葉、水草包一個大粽子,所以也叫包蒸粽子。
節日期間,端人素有喜食包蒸的習俗。肇慶包蒸是粽子中的一種,用料、包制都很特別。
值得注意的是,包蒸不同于粽子。
普通粽子多用芒葉包裹,呈扭身四角形。而且肇慶裹蒸,則用當地特有的冬葉、水草包裹,呈埃及金字塔形,每只重約0.5公斤。
材料以糯米、脫衣綠豆、豬肉為主,取大缸用柴火煲7-8小時即可食用,熱食時清益撲鼻,入口松軟爽滑甘香。
特征。
肇慶裹蒸粽有三個特點:一是一般粽子,用竹葉包裹,呈四面三角形,而肇慶裹蒸粽則用肇慶特產冬葉包裹,呈枕頭狀或四角山包裹。其次,主要原料是糯米,綠豆和肥豬肉,比例為10:6:4。包裝好,未經蒸煮的包裝一般一只約0.5公斤。三是將包裝好的半成品放入大缸中,用猛火蒸8小時,邊蒸邊加入大量沸水。
起源。
肇慶裹蒸粽還包含了一個纏綿不斷的愛情傳奇故事——傳說古代,端州有一對年輕男女,女的叫阿青,男的叫阿果,情深意堅。但是阿青的父母認為阿果只是一個書生,沒有財富,不允許女兒和他相愛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阿果立志奮發圖強。今年大考又到了,他打點行李趕往京城。早晨,阿青趕到,送上用冬葉包裹的糯米綠豆飯團,叮囑他一路珍惜,不要忘記雙方的感情。阿果高中狀元,皇帝要招為駙馬,阿果不從?;实叟豢啥?,阿果每天撫飯團哭泣,公主奇之,阿果曰:糟糠還不棄何況飯團乎?公主大受感動,于是把阿果放回家鄉。阿果和阿青終成仙眷。后來人發現,用冬葉包裹糯米、綠豆、豬肉等材料制成的飯團味甘香可口,便紛紛仿效,到后來,更成了端州年關時家家必備之物?!肮唷币彩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