裹蒸粽是肇慶的特色食品。 它類似于粽子卻不是粽子,但無論其顏色,氣味或味道如何,均與粽子相似。 根據生產環節,包裹蒸制作可以稱為“藝術”,根據復雜的過程,可以稱為“工程”。這是“藝術工程”。 并非所有的粽子都是它一樣,只有金字塔形的粽rice子被稱為裹蒸粽。 因此,只能在端午節和新年期間食用,才能在新年的時候“顯得蒸蒸日上”。
傳統裹蒸粽怎么做?傳統做法是什么呢:
1、洗凈冬葉,瀝干水,然后用熱水燙一下。 熱水不需要太熱,大約60攝氏度,這樣就可以保持冬葉的顏色。 以及使冬葉變軟(冬天的葉子不僅香,而且很新鮮。)
2、將去皮的綠豆,白糯米浸泡一整夜,第二天洗凈。 將它們清洗幾次,直到清潔的水透明并且沒有顏色為止。 排干水以備后用。
3、在已經倒掉水的白糯米中加入一些鹽和花生油,并充分攪拌以備后用。
4、清潔五花肉,瀝干水,加食用鹽腌制一天,清洗腌好的五花肉,將其放入鍋中煮沸的熱水中,一兩分鐘后取出五花肉,瀝干水。
5、將排干水的五花肉放入火鍋中,炸至金黃色。 加入炒好的白芝麻和五香粉,攪拌均勻。
6、席草用熱水燙一下,然后將準備好的材料放在一起,準備包裹蒸粽。
7、用模具將兩張冬葉成交叉方向的尖帽。光滑側朝向尖帽的內部。然后添加兩個冬天樹葉和它們堆到尖帽。這一次的粗面朝向所述蓋的內側,順利一側向外。
8、依次白糯米—綠豆—五花肉—綠豆—白糯米
9、蓋上冬葉包裹,呈金字塔形,扎實。
10、將包裹好的裹蒸粽放入大鍋,加滿水煮8~9小時